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近期預測預報結果,11月13日至15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不受有利氣象條件影響,將再次發生一次大氣輕污染過程。國家大氣污染防治研制成功牽頭中心及時的組織專家會商,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境首席科學家柴發合研究員對本次污染過程的來源成因展開理解。
一、總體情況11月12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氣象條件漸漸轉差,污染物較慢積累。12日0時,安陽市PM2.5濃度首先超過小時重度污染,隨后鄭州、新鄉、邢臺等多個城市的PM2.5濃度超過小時重度污染,并漸漸向北發展。累計12日22時,區域內PM2.5小時濃度最高值為206微克/立方米,經常出現在汴京(12日19時)。
北京市PM2.5小時濃度最高值約150微克/立方米(12日21時)。圖1 “2+26”城市11月12日典型時段PM2.5濃度分布圖、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近期預測預報結果,11月13日至15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和汾渭平原不受有利氣象條件影響,北京、天津、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東部和南部、山東省西部、河南省北部以及關中地區部分城市空氣質量將倒數2至3天超過重度污染,個別城市有可能經常出現相當嚴重污染。
北京市13日空氣質量以中至重度污染居多,14日有可能約重度污染,15日上午有可能保持重度污染,中午前后預計有所改善。二、成因分析1、氣象條件12日起,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近地面改以以很弱南風居多,區域夜間風速減少、濕度減小,大氣蔓延條件轉差,多數城市經常出現靜穩、高濕和逆溫現象,污染物逐步累積。各地氣象部門已分別公布了大霧預警。
12日夜間,北京市不受大氣中層逆溫以及將近地面高濕的變換影響,不利于二次顆粒物的較慢轉化成和吸濕快速增長,推高PM2.5濃度。圖2 “2+26”城市11日20時區域風速和相對濕度產于2、污染廢氣目前,工業和交通領域大氣污染物排放量仍居于高位,各類施工量大面廣,揚塵掌控仍不做到,同時,北方地區已轉入初冬時節,天氣日漸凍,城市建成區相繼啟動冬季采暖,農村地區也開始自采暖,區域污染物排放量有所減小,大氣污染物排放量轉入年度最低季節。
三、預警應急針對13日至15日污染過程,部已向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東、河南、陜西?。ㄊ校┤嗣裾l文,建議各地根據當地空氣質量預測預報情況,及時啟動適當級別輕污染天氣預警,提早采行排放量措施,有效地減低輕污染天氣影響。累計13日8時,上述省市中共25個城市公布預警,河北省8個城市、河南省6個城市公布橙色預警,啟動Ⅱ級應急號召措施;其他11個城市公布黃色預警,啟動Ⅲ級應急號召措施,其中北京市于13日8時、天津市于13日12時啟動應急號召措施。經可行性測算,針對此次輕污染過程采行的應急排放量措施,對一次顆粒物、SO2、NOx、VOCs等污染物的全社會排放量比例在10%-15%左右。
四、預測預報根據中國環境監測總站會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省級監測中心的近期空氣質量預測預報結果,11月15日中午前后,不受冷空氣影響,區域污染過程較慢減低,污染帶整體向南較慢移動,京津冀中部地區有所改善,京津冀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地區不受污染傳輸影響有可能保持重度污染,預計16日污染過程完結。11月16至18日,不受冷空氣持續影響,蔓延條件不利,區域大部分地區以優良居多,個別地區有可能經常出現輕度污染。
預計北京市11月15日中午前后空氣質量將有所改善,全天以良至輕度污染居多,16至18日以優良居多。
本文來源:M6米樂-www.zsbnbu.com